「眼动心身重建法」 的拼音、读音、造句
「眼动心身重建法」
目录 |
眼动心身重建法之简介
眼动心身重建法是行为治疗取向,是由Franch Shapior于1990年代创建。结合了想像洪水法、认知重建法与配合规律眼球运动及对大脑进行双测刺激,功效为治疗个案在创伤事件中所承受的压力与记忆,目的是帮助个案重建因为创伤事件所带来的认知与讯息处理历程,并改变个案情绪、认知及生理对创伤事件的反应。
治疗的八个阶段
1.\\t收集资料:收集个案的历史资料,对小个案进行完整的评估后,拟定详细的治疗计划和明确的目标成果。
2.\\t合作关系:和个案建立合作的治疗关系。解释EMDR的实施与效果,并教导放松技巧,使个案在疗程之间可以获得足够的休息及平和的情绪。
3.\\t衡监阶段:先协助个案选择最想处理的创伤影像、记忆、负面认知,以确认治疗目标。再以图像式「主观困扰单元量表」指出创伤事件的负面认知和困扰程度,建立个案的行为基准线。
4.\\t减敏感:实际操作动眼和敏感递减阶段,以逐步消除创伤记忆。进行过程为要求个案的眼球随治疗师的手指来回移动,并要求个案暂时抛开负面想法,说出当下的想像、感觉、想法。
5.建立阶段:以指导语协助个案建立新的正面认知,以取代先前的负面认知。将创伤事件与适应性信念连结起来。
6.交替阶段:要求个案同时想像创伤事件和正面认知,并在心里做一次全身扫描,检视其紧张程度。
7.维持阶段:准备结束治疗,若有未及完全处理的情形,会要求个案以写日记、松弛训练或想像技术做为家庭作业,并于下次治疗时与治疗师进行讨论。
8.再评估阶段:总体评估治疗效果与治疗目标是否达成,并订定下次之治疗目标。
关键字
中文关键字:眼动心身重建法英文关键字:EMDR
参考资料
1.\\t樊雪春、樊雪梅、凃冠如、樊蓉(2009)。谘商辅导学辞典。台北:五南。p.70
2.\\tGerald Corey (2009). 谘商与心理治疗理论与实务(修慧兰、郑玄藏、余振民、王淳弘、杨旻鑫、彭瑞祥译)。台北市:新加坡商圣智学习。(原着出版于2009)p. 299-300
「眼动心身重建法」相关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