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减思痛」 的拼音、读音、造句

词语

痛减思痛

词类

拼音

tòng jiǎn sī tòng

怎么读

「痛减思痛」的意思和解释

成语词典版解释
释义
即「痛定思痛」。见「痛定思痛」条。01.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一四.均田》:「不一月竣事,上下帖然。未知余之罪得小解否?痛减思痛,毛发尚自凛凛,恐老死无能自明。」
典源
此处所列为「痛定思痛」之典源,提供参考。 唐.韩愈〈与李翱书〉(据《全唐文.卷五五二.韩愈》引)足下谓我入京城有所益乎?仆之有子,犹有不知者,时人能知我哉?持仆所守,驱而使奔走伺候公卿闲,开口论议,其安能有以合乎?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1>,日求于人,以度时月,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今年加长矣,复驱之使就其故地,是亦难矣。所贵乎京师者,不以明天子在上,贤公卿在下,布衣韦带之士,谈道义者多乎?以仆遑遑于其中,能上闻而下达乎?其知我者固少,知而相爱不相忌者又加少,内无所资,外无所从,终安所为乎?
\r\t(1) 无所取资:没有地方取得生活费用。指没有收入。资,费用。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痛定思痛」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韩愈,字退之,唐河阳人。他自幼父母双亡,由兄嫂抚养长大。后来哥哥死于贬谪之地,靠着嫂嫂教养成人。艰苦的环境并没有限制韩愈的志气,他努力读书,终于如愿在朝廷为官。但个性耿直的韩愈,屡次犯颜直谏,因而被一再贬黜。在韩愈给他弟子李翱的〈与李翱书〉中提及:他在京八九年,没有收入,都靠求人度日,过得非常辛苦。在心灵上也留下不小的创伤。事过之后,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更是令人伤心得不知如何自处。可见他是如何地志不得伸。后来「痛定思痛」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吸取惨痛教训,警惕未来。
书证
  • 01.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一四.均田》:「不一月竣事,上下帖然。未知余之罪得小解否?痛减思痛,毛发尚自凛凛,恐老死无能自明。」
语文课 www.yuwen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站部分内容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