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形得意」 的拼音、读音、造句

词语

忘形得意

词类

拼音

wàng xíng dé yì

怎么读

「忘形得意」的意思和解释

成语词典版解释
释义
犹「得意忘形」。见「得意忘形」(二)。01.宋.欧阳修〈盘车图〉诗:「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此处所列为「得意忘形」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一)《晋书.卷四九.阮籍列传》载,晋代的文学家阮籍,是个性格豪放、不拘礼教的人。他博学多闻,也有为国效力的壮志。但因生活在改朝换代的动乱时代,无法一展抱负,对统治者的作法也相当不满。于是隐居山林,不参与任何事务,平常不是闭门读书,就是游山玩水,也常和嵇康、王戎等几个好友在竹林里喝酒、弹琴、吟诗、喧闹,而有「竹林七贤」之称。兴致高昂之时,常常手舞足蹈,大叫大笑,忘了自己。后来「得意忘形」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形容人高兴过头,举止失去常态。(二)李邕是唐代知名的书法家,他学习晋代王羲之、锺繇等大书法家的笔法,笔力雄健劲拔,善写行楷,自成一格。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刚开始接触李邕的字时,并不十分欣赏他的风格,但后来愈看愈喜欢,还从中习得不少笔法,因此写下〈李邕书〉这篇文章,描述自己对李邕书法的感受。他从李邕的书法中,看到了王羲之、锺繇等大书法家的风格,领悟到书法的传承性,可以透过一个人的笔法学到其他人的精华,对技艺的增长十分有帮助。但他也强调,自己虽然受到李邕的影响,但书写形式并不完全相同,而是取其精髓。后来「得意忘形」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得其意而忘其形」演变而出,指文学艺术创作上,取其精神而舍其形式。
语文课 www.yuwen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站部分内容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