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高」的意思和解释
辞典修订版解释
- 人名。生卒年不详,东汉高僧。名清,以字行之。原安息国太子,后出家为僧。桓帝建和二年来到洛阳,是中国最早的译经家之一。译有《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人本欲生经》等。
辞书版解释
- 安世高(生没年不详),东汉末僧人,本名清,以字行;原安息国太子,自幼即信奉佛教,当其将即位时,便出家修道,将王位让予其叔。师平素博综经藏,尤精阿毗昙,讽持禅经,桓帝建和二年(148)经西域来洛阳译经。据晋代道安编纂的〔众经目录〕的记载,安世高所译经典共三十五种,四十一卷;然现存二十二种,二十六卷。在此二十二种当中,属于阿含者十六种,属于修持者五种,属于阿毗昙者一种。其中有关修持的五种中,〔大安般守意经〕详细地介绍了数、随、止、观、还、净六种法门,后来成了天台宗教授的止观所依。据〔高僧传〕所云:其所译经「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
安世高主张用数息止观的坐禅方法,息意去欲,回复「心」之本然,为禅学在中国最初传播的第一位外国僧人。
--作者:余崇生
「安世高」相关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