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月羞花」 的拼音、读音、造句

词语

闭月羞花

词类

习语

拼音

bì yuè xiū huā

怎么读

近义词

沉鱼落雁、花容月貌﹑沉鱼落雁

反义词

貌似无盐

英语

be so beautiful that the moon hides her face and the flowers blush for shame at sight of her

造句

传说西施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闭月羞花」的意思和解释

成语词典版解释
释义
「闭月羞花」之「闭月」,典源作「蔽月」,月儿自觉比不上美人,而躲避隐藏。语本三国魏.曹植〈洛神赋〉。「羞花」,形容女子容颜姣好,使花自感羞愧。语本唐.李白〈西施〉诗。「闭月羞花」形容女子容貌十分姣好。△「沉鱼落雁」
典源
1.「闭月」: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据《文选.卷一九.赋》引)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廼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1>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颻2>兮若流风之回雪3>。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1) 髣髴:音ㄈㄤˇ ㄈㄨˊ,似乎、近似,亦作「仿佛」、「彷佛」。
(2) 飘颻:随风飘动。颻,音|ㄠˊ。亦作「飘摇」。
(3) 回雪:形容舞姿曼妙,宛如雪因风而飘舞。 2.「羞花」:唐.李白〈西施〉诗(据《全唐诗.卷一八一.李白》引)西施1>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1) 西施:春秋越国美女,越国苎萝人,生卒年不详。本为浣纱女,适越王句践为吴所败,欲献美女以须欋政,乃令范蠡献西施。吴王大悦,果迷惑忘政,后为越所灭,亦称为「西子」、「先施」。
典故说明
「闭月羞花」系由「闭月」及「羞花」二语组合而成。「闭月」是出自三国魏.曹植〈洛神赋〉。「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颻兮若流风之回雪」,形容洛神美好的姿态,像是被轻云掩蔽的月亮,也像是随风飘摇、回旋的落雪,曼妙无比。「羞花」是出自唐.李白〈西施〉诗。「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形容西施美丽的容貌,冠绝古今,连荷花都自觉不如而感到羞愧。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闭月羞花」,用来形容女子容貌十分姣好。
书证
  • 01.《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二出》:「看了这妇人,有如三十三天天上女,七十二洞洞中仙。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 02.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只为你闭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 03.《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那小娘子艳乔妆了,……富翁对面一看,真个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 04.《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生有一女,小名蕊珠,这倒是个绝世佳人,真个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 05.《官场现形记.第一二回》:「他二人长的:一个是沉鱼落雁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真正数一数二的人才。」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形容女子容貌姣好,足使花?月为之退掩?失色。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只为你闭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儒林外史˙第十回:此时鲁小姐卸了浓装,换几件雅淡衣服。蘧公孙举眼细看,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亦作蔽月羞花?花闭月羞?羞花闭月?月闭花羞。
辞典修订版解释
  • 形容女子容貌姣好,足使花、月为之退掩、失色。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只为你闭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儒林外史.第一零回》:「此时鲁小姐卸了浓装,换几件雅淡衣服。蘧公孙举眼细看,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也作「蔽月羞花」、「花闭月羞」、「羞花闭月」、「月闭花羞」。
辞典简编版解释
  • 形容女子容貌姣好,足使花、月为之退掩、失色。
      【造句】传说西施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闭月羞花」相关图片

闭月羞花
语文课 www.yuwen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站部分内容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