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疾呼」 的拼音、读音、造句

词语

大声疾呼

词类

习语

拼音

dà shēng jí hū

怎么读

英语

clarion call to awaken the public to lurking danger by writing at the top of one 's voice

造句

他大声疾呼希望全民都加入保护稀有动物的行列。

「大声疾呼」的意思和解释

成语词典版解释
释义
疾,急促。「大声疾呼」指大声而急促的呼喊。语本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书〉。后亦用「大声疾呼」比喻大力地提倡、号召。
典源
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书〉(据《全唐文.卷五五一.韩愈》引)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合下1>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2>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

(1) 合下:即「阁下」,为对人的敬称。初为对显贵者的尊称,后乃泛用。
(2) 全:使完整而没有缺憾。
典故说明
「大声疾呼」的「疾」,原为急促的意思,整个词语则是指大声而急促的呼喊,见于唐人韩愈的〈后十九日复上书〉,内容中有一段话说道:「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合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这段话的意思是:当您看到有人陷于极度的危难,也听到他大声而急促地呼救,您将会过去施予援手,或是视而不见,见死不救呢?后来「大声疾呼」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大声而急促的呼喊。
书证
  • 01.宋.文天祥〈贺何尉书〉:「某始而骇,中而疑,继而忧愤,又继而大声疾呼,以至于流涕出血。」
  • 02.《明史.卷二五九.熊廷弼列传》:「戊申己酉间,廷弼以御史按辽东,早以辽患为虑,请核地界,饬营伍,联络南、北关。大声疾呼,人莫为应。」
  • 03.《聊斋志异.卷七.二商》:「二商曰:『彼固无情,焉有坐视兄死而不救者!』率子越垣,大声疾呼。二商父子故武勇,人所畏惧,又恐惊致他援,盗乃去。」
  • 04.清.杨豫成〈劝戒词〉:「以命博钱愚可痛,身亡家破两无用。大声疾呼,为尔醒此不醒之恶梦!」
  • 05.清.无名氏〈官场现形记序〉:「而吾辈不畏强御,不避斧钺,笔伐口诛,大声疾呼,卒伸大义于天下。」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大声而急促的呼喊,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引申为大力的提倡、号召。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大声疾呼曰:昭义侍中大军到矣!亦作疾声大呼。
辞典修订版解释
  • 大声而急促的呼喊,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引申为大力的提倡、号召。《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大声疾呼曰:『昭义侍中大军到矣!』」也作「疾声大呼」。
辞典简编版解释
  • 大力的提倡、号召。
      【造句】他大声疾呼希望全民都加入保护稀有动物的行列。

「大声疾呼」相关图片

大声疾呼
语文课 www.yuwen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站部分内容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