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暨南国际大学」 的拼音、读音、造句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的意思和解释
教育Wiki版解释
辞书版解释
- 「暨南」一词,语出〔尚书·夏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在字义上,东、西、朔、南皆指方位,渐、被、暨则言境界所及,故就全句内涵而言,意指华夏文德广被,声猷教化振之于此,推于四疆,遐迩远近纷起仿傚,影响力无远而弗届。前贤摘取「暨南」一词,用作宏扬华夏文教的指标,盖寄意于此,期望暨南之教,发乎中国、扬于国际、放诸四海而皆准。
国立暨南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华侨大学,前身暨南学堂,系由两江总督端方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创立于南京,1927年(1927)在上海改为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曾迁到福建建阳,1946年(1946)六月迁回上海。目前中国国内于广州中山大学原址,设有暨南大学一所,担负侨教的任务。台湾省于1992年一月三十日成立暨南大学筹备处,选定台湾省南投县埔里镇桃米坑一百五十公顷之土地为建校用地,并于1994年起招生,设置人文、科技及管理等三个学院,学生容量约六千人。
--作者:张建成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相关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