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预算」 的拼音、读音、造句

词语

绩效预算

繁体

績效預算

拼音

jì xiào yù suàn

怎么读

英语

Performance Budgeting

「绩效预算」的意思和解释

辞书版解释
  •   1949年美国政府行政机关组织委员会-即胡佛委员会(Hoover Commission)所提的行政革新报告,建议联邦政府必须摒弃虚浮的中性预算(Neutral Budget)观念,而要采依据职能、业务兴计划(Program)来编制预算 ,此为绩效预算率先针对传统预算(Traditional Budgeting)的内容进行修正的开始。大抵而言,绩效预算要求经费与计划紧密配合,以便分析政策执行的绩效,其要点如下:
      (一)主张计算成本,运用成本会计(Cost Accounting)原理,分析过去活动成本,用以决定现在或未来的费用。因它是一项成本分析的预算制度,所以学者亦称其为成本预算(Cost Budgeting)。
      (二)以计划为对象,使施行计划与支出经费能相互配合,而使预算的编制、执行与考核有连贯性,以发挥规画、组织与控制三合一的机能,以便行政机关可仰赖管理循环(Management Cycle)来调整自己的预算政策。
      (三)重产出轻投入,着重于所产生的事物(The Things Which Does),而非所投入的事物(The Things Which Buys),它重视每一项活动所缔造的成就,所以它另被称为计划预算(Program Budgeting)。
      (四)编造方式精细,为精确品评每一项计划所牵涉的事功、最终成果、过程、目的、专案(Project)等,它必须详细设计表册格式,以利设定绩效标准。
      (五)金额取决于绩效、按劳务来分类、时间视野长、参与层面广等,则是针对传统预算之瑕疵所作的重大修正。
      绩效预算的好处在于同时控制经费与计划,且能衡量每一项工作的绩效;又因其是按用途并着重于最终产出来分类,所以对于工作计划科目下的每一项工作成本,可以精确的计算;再则因其实行职能分类,所以制订出许多内容详实的书表,能比较部门间效能的高低。以上为绩效预算法的几项长处;但在实际运作上,它还是存有着美中不足之处,诸如绩效标准订定不易、服务性组织的一般公众服务活动难有具体的标准单位可对之考核等。总之,对一般较为抽象或间接的价值,绩效的考核便相对的要遭遇到困难,这是图书馆要采行绩效预算制度时应注意的地方。
      从传统预算迈向绩效预算,象徵着图书馆预算管理技术的进步,而两次世界大战间,图书馆预算实以绩效预算法为主导,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规画计划预算系统(Planning Programming Budgeting System)问世后始告终止。

--作者:廖又生

「绩效预算」相关图片

绩效预算
语文课 www.yuwen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站部分内容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