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 的拼音、读音、造句

词语

孔丘

词类

人名

拼音

kǒng qiū

怎么读

英语

K′ung Ch′iu (551B.C.-479B.C.)

「孔丘」的意思和解释

辞典修订版解释
  • 人名。(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人。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教育先河,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也称为「孔子」。
辞书版解释
  • 人名。鲁人,宋孔父嘉之后裔,父叔梁纥。字仲尼,或称尼父。为中国第一位平民教育家。所教学生有七十二贤者。学生将其平日的言行记录之,称为《论语》。其儒学思想影响中国的政治、学术思想至钜,故世人尊称「孔子」。孔子曾随施襄学琴,造诣很深。创作「取鼠操」、「宣父操」、「龟山操」等琴曲。孔子删诗经,三百零五篇,并皆弦歌之,以求合于韶、武、雅、颂之言。孔子以乐舞作为教学的方法,以礼乐相互为用。认为乐舞可了解〈一国人心之振靡,一国政治之隆污〉。舞的俯仰疾徐和歌的抑扬抗坠,不独涵养性灵,而且于身体极为有益。其对乐舞的影响经过子夏的阐扬,以及公孙尼子着作『乐记』,使儒家之精神发展臻至完备。
  • 《礼记》、《春秋》、《孔子》。

--作者:蒋啸琴

「孔丘」相关图片

孔丘
语文课 www.yuwen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站部分内容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