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鼓」的意思和解释
辞典修订版解释
- 乐器名。在圆形木框的一面,蒙上羊皮或驴皮,木框的周围嵌系若干铜、铁制成的小铙钹,藉着敲打皮面、磨擦或摇动木框而带动铙钹,发出轻快明亮且热闹的声响。多用于歌唱、舞蹈伴奏或器乐合奏等。
辞典简编版解释
- 乐器名。属于打击乐器。在圆形木框的一面,蒙上羊皮或驴皮等,木框的周围嵌系着铜、铁制成的小铙钹,藉着敲打皮面、磨擦或摇动木框而带动铙钹,发出轻快而热闹的声响。多用于歌唱、舞蹈伴奏或器乐合奏等。◎
【造句】音乐课时老师指导我们打击铃鼓,同学们都兴致勃勃。
辞书版解释
- 乐器名。圆形单面鼓,鼓之周围系有金属圆片,演奏时用手敲击或摇动使金属片发声,有时也可用鼓棒敲击或用大姆指沿着鼓周边摩擦,使鼓皮和金属片同时震动发声。铃鼓本为阿拉伯乐器,后来传至西方;西班牙的音乐常用这种乐器。
-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作者:李小华
「铃鼓」相关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