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之真」 的拼音、读音、造句

词语

庐山之真

繁体

廬山之真

拼音

lú shān zhī zhēn

怎么读

英语

The Truth of Lushan Mountain

「庐山之真」的意思和解释

成语词典版解释
释义
义参「庐山真面目」。见「庐山真面目」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庐山真面目」之典源,提供参考。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据《苏东坡全集.前集.卷二三》引)横看成岭1>侧成峰2>,远近高低无一同。不识庐山3>真面目,只缘4>身在此山中

(1) 岭:相连的山。
(2) 峰:高而尖的山头。
(3)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临水,西临陆地,万壑千岩,烟云弥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渊等名胜,西北有牯岭,为避暑胜地。相传周武王时,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此山,后登仙而去,徒留空庐而得名;一说以庐江得名。
(4) 缘:因为。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庐山真面目」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人在山中,难以窥得全面真貌。因此,宋代文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诗,即是描写庐山的奇景。前两句写出了庐山群峰的千变万化,横看是连绵不绝的山岭,侧看又是陡然峭立的奇峰。随着观看山岭位置高、低、远、近的不同,看到的景色也随之而异。后两句则描述在庐山中,根本无法看清整个庐山的全貌。道出了人身在事物中,往往无法看清它的真相,暗喻「当局者迷」的意涵。后来「庐山真面目」就被用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原本面目。如《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诗兮只一家,真属夫子自道;待野拙细细解出,方见庐山真面目也!」
书证
  • 01.清.杲清曜〈青本刻聊斋志异例言〉:「兹刻悉仍原稿,庶几独得庐山之真。」

「庐山之真」相关图片

庐山之真
语文课 www.yuwen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站部分内容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