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的意思和解释
辞典修订版解释
- 矮行星名。原为太阳系第九颗行星,现已改分类为矮行星,目前已知有五颗卫星。主要为岩石与冰组成,大气稀薄,体积小于月球。
辞典简编版解释
- 矮行星名。原为太阳系第九颗行星,以罗马神话中的冥王「普路托」命名,目前已知有五颗卫星。体积约为地球的四分之一,由于体积及质量均较月球小,因此2006年国际天文联会决议将冥王星划为「矮行星」。主要为岩石与冰组成,大气稀薄,体积小于月球。 ◎
辞书版解释
- 1930年汤姆包夫(C. Tombaugh)研究照相底片时所发现,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最小星体之一。冥王星赤道直径约为2345公里,公转周期247.686年,自转周期6.387天。
「冥王星」相关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