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意识」 的拼音、读音、造句
「民族意识」的意思和解释
辞典修订版解释
- 一个民族因血统、语言、风俗习惯等相同,因此在政治、经济、历史的连系上,产生共通的感情,称为「民族意识」。
辞典简编版解释
- 一个民族因血统、语言、风俗习惯等相同,在政治、经济、历史等各方面相连系,而产生的共通感情。
【造句】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民族意识,则容易遭致灭亡。
辞书版解释
- 民族意识指一个民族的成员觉知其自身为该民族的一分子,体认其民族的地位,而愿意与同民族的人结合在一起的知觉与概念。一个民族多由血缘、形态相近的人口组成,有共同的性格基础,即行为科学所谓之「民族性格」(national character);民族性格表现于生活方式、语言、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等方面。
一个民族的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民族文化的薰陶,形成其「民族性人格结构」,与同族人有一种「吾侪感」的感情基础,而对其他民族的成员则多少有「非吾族类」的感觉。一个民族的这种归属感与认同感特别强烈时,民族意识即坚强,民族精神亦随之发扬蹈厉。倘若民族成员的同质性低,则有认同混淆的情形。
--作者:沈六
「民族意识」相关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