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 的拼音、读音、造句

词语

钱谦益

词类

人名

拼音

qián qiān yì

怎么读

英语

Qian Qianyi

「钱谦益」

辞书版解释
  •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蒙叟,或称籛后人、牧翁、东涧遗老、绦云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江南常熟人。生于明神宗万历10年(1582)。万历28年,进士第三人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官礼部右侍郎,后坐事削籍南归。福王时官礼部尚书。入清官礼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任职仅六月,即告病归乡,卒于康熙3年(1664),年83岁。
      谦益学问渊博,雄文笔健,着述既繁,流传亦广,不幸后遭高宗厌恶禁毁,片简寸纸,几难幸免。然以帝王之力,终不能扼止使之不传。其诗词文章,〔牧斋初学集〕、〔牧斋有学集〕、〔牧斋外集〕、〔列朝诗集小传〕等皆具文学与史学价值。
      谦益藏书有其源流,除习知得之刘子威、钱功甫、杨五川、赵汝师四家外,平日蒐罗访求,不遗余力,运用购买、钞录、接受馈赠等方式,亦能选定对象,掌握时机,托人访求,时时以访书为念,主动征集,或记载未见待访之本,提示自己,告之后人。再者,谦益徵访有其一定原则,古椠旧版,虽是所爱,但内容实质尤重于外表精装,珍视古板,取于古墨精雕,更因内容精确少谬,并以补阙辑佚为己任。
      谦益对于所藏,无论是在拂水山庄或绦云楼时,颇能独运匠心巧思,以地理形势配合人工建构,营置其藏书处所,继以整治校譌,并讲求装潢、戳以印记、分类编目、撰写题跋,时尔择日加以曝晒,以利典藏。所编〔绦云楼书目〕虽为一己按目检书之用的帐簿式书目,经后人陈景云(1670-1747)补注,则提升了此目之目录学价值。谦益对图书古籍的版本优劣、内容得失、作者生平、着作思想等作评述工作,而有经后人辑成的〔绦云楼题跋〕。
      谦益对图书最大的利用,即是读书着述,乃有读书者藏书之美誉。不足则向人借阅,亦利用自己或别人藏书,帮助后进同好修撰、着述、钞录或校补,曾鼓励毛晋刊刻稀世书刊,以资流通,并注意刻书字体对读者的影响。
      谦益藏书散佚除幼女痴媪不慎引起书楼火灾外,有自身之卖书,遭明清之际兵燹,及儿子未能克绍箕裘,致所藏余烬流于外人,然因托得其人,亦辗转流入后代杰出之藏书家。
      谦益以两朝元老,开一代风气之先,为清初藏书家之巨擘。其贡献综合有:带动当时及后世藏书风气之兴起;带动版本学兴盛,尤倡宋版古籍,继而影响清代学术;影响钞书风气,流传古籍;利用藏书,读书着述,树立藏书家楷模,并保存古代文献,流传后世。

--作者:简秀娟

「钱谦益」相关图片

钱谦益
语文课 www.yuwen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站部分内容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