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谱」的意思和解释
辞典修订版解释
- 弹琴用的曲谱,统称为「琴谱」。《红楼梦.第八六回》:「好个念书的人,连个琴谱都没有见过。」
辞书版解释
- 音乐术语。中国传统古琴曲专用的乐谱。唐代以前用文字记述弹琴的指法和弦位,称文字谱,现存南朝梁(公元502~557)丘明所传《碣石调幽兰》谱为唯一实例。到了唐代,琴家感到文字谱太过繁杂,遂创减字谱,以曹柔为代表,将原来的文字谱简化、缩写、标明指法,准确的记录音高和音色的变化,但记录节奏却不甚严格。古琴音乐一向要求作曲者必须是演奏者,演奏者亦必须是作曲者,所以琴曲中如速度、节奏、强弱等不可欠缺的条件,都有意留待琴家演奏时才决定,而琴谱仅供琴家作「记指」之用。历代琴家通过「打谱」的工作,开创各琴派不同的演奏风格。闻名之减字谱代表作有:南宋姜夔「白石琴歌曲谱」、明初朱权「神奇秘谱」、明中叶严澂「松弦馆琴谱」、清初徐琪「五知斋琴谱」、清中叶张鹤「琴学入门」、民初杨宗稷「琴学丛书」。
- 《中国音乐史论述稿》、《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
--作者:郭玉茹
「琴谱」相关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