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言而肥」 的拼音、读音、造句

词语

食言而肥

词类

习语

拼音

shí yán ér féi

怎么读

近义词

出尔反尔、言而不信、言而无信

反义词

言而有信

英语

get fat by going bake on one 's word

造句

经常食言而肥的人,不会有好下场。

「食言而肥」的意思和解释

成语词典版解释
释义
经常把说出来的话都吃下去,而变得肥胖。比喻经常说话都不守信用。语本《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典源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六月,公至自越。季康子、孟武伯逆于五梧。郭重仆,见二子,曰:「恶言多矣,君请尽之。」公宴于五梧,武伯为祝,恶郭重,曰:「何肥也?」季孙1>曰:「请饮2>彘3>也。以鲁国之密迩仇雠,臣是以不获从君,克免于大行4>,又谓重也肥?」公曰:「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饮酒不乐,公与大夫始有恶。

(1) 季孙:季孙肥(?~公元前468),春秋末鲁国人。嗣父季孙斯为大夫,后专国政。卒谥康,又称季康子。
(2) 饮:罚酒。
(3) 彘:孟武伯,名彘,春秋末鲁国人,生卒年不详。鲁国大夫。
(4) 大行:远行。
典故说明
据《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载,春秋鲁哀公二十五年六月,鲁哀公从越国回来,与前来五梧迎接他的大夫季康子、孟武伯会合,并且设宴饮酒,由孟武伯代表向哀公敬酒祝寿。孟武伯十分厌恶为哀公御车的宠臣郭重,在宴席上就问他:「你为什么这么肥胖?」当下季康子认为孟武伯说话失当,要罚他饮酒。而哀公则是因为季康子和孟武伯时常失信于他,于是指桑骂槐地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意思是,他把太多说出来的话又吃下去,怎么能不肥呢?「食言而肥」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说话不守信用。
书证
  • 01.明.李开先〈水风卧吟楼记〉:「此予事而挂客怀,何也?不以食言而肥,不因苦吟而瘦,试以数语为记,请览而教正之,如何?」
  • 02.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卷中.丽品》:「汤四、汤五,扬州人,姿首皆明艳,而四姬尤柔曼丰盈。余尝戏之曰:『子好食言而肥欤?』姬不解,误以言为盐,率尔对曰:『吾素不嗜盐。』闻者绝倒。」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春秋鲁大夫孟武伯常失信于鲁哀公。在一次宴会中,孟武伯问哀公的宠臣郭重为何如此肥胖,哀公藉机讽刺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典出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后用以比喻言而无信,说话不守信用。明˙李开光˙水风卧吟楼记:此予事而挂客怀,何也?不以食言而肥,不因苦吟而瘦,试以数语为记,请览而教正之如何?
辞典修订版解释
  • 春秋鲁大夫孟武伯常失信于鲁哀公。在一次宴会中,孟武伯问哀公的宠臣郭重为何如此肥胖,哀公藉机讽刺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典出《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后用以比喻言而无信,说话不守信用。明.李开光〈水风卧吟楼记〉:「此予事而挂客怀,何也?不以食言而肥,不因苦吟而瘦,试以数语为记,请览而教正之如何?」
辞典简编版解释
  • 比喻言而无信,说话不守信用。典出《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造句】经常食言而肥的人,不会有好下场。
教育Wiki版解释
目录

1.出处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梦舞伯恶郭重,曰:「何肥也?」公曰:「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2.语译

 把说出来的话又吃进肚子哩,以至于越来越肥胖了。

3.故事内容

<<无>>

4.近义、反义词

近义词

言而无信,轻诺寡信

反义词

<<无>>

5.造句

他说要请我吃饭,却老是推三阻四的,真是个食言而肥的人。

「食言而肥」相关图片

食言而肥
语文课 www.yuwen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站部分内容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