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俱息」 的拼音、读音、造句

词语

万籁俱息

词类

习语

拼音

wàn lài jù xí

怎么读

英语

All sounds rest

「万籁俱息」的意思和解释

成语词典版解释
释义
义参「万籁俱寂」。见「万籁俱寂」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万籁俱寂」之典源,提供参考。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据《全唐诗.卷一四四.常建》引)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迳1>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2>此都寂,但余钟磬3>音。

(1) 竹迳:竹子夹道的小路。竹,一作曲。迳,通「径」。
(2) 万籁:指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籁,本指管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庄子.齐物论》有「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之语,借「籁」为一切声音的总称。
(3) 磬:音ㄑ|ㄥˋ,佛寺礼佛时所敲的铜制乐器。中空,形状像钵。僧人敲击用以表示活动的开始或结束。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万籁俱寂」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唐代诗人常建,开元年间的进士。仕途并不得意,经常放浪山林、琴酒之间。他的诗用字精链、风格清新,常以山林、寺观为题材,如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诗就是。诗人在清晨太阳才刚照到树林的时候来到兴福寺。沿着竹林中蜿蜒的小径往幽静的后院走去,禅房就掩蔽在花木的深处。和煦的阳光透进树林里,耳里充斥着鸟儿悦耳的鸣叫声,清澈的潭水倒映出山的景色,让人心神渐渐地空明透彻,不被尘事困恼。此时只觉得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静了下来,只剩下佛寺里传来幽幽的钟磬声。后来「万籁俱寂」这句成语也许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万物无声,一片寂静。
书证
  • 01.宋.刘斧《青琐高议.后集.卷五.隋炀帝海山记下》:「是时月初朦胧,晚风轻软,浮浪无声,万籁俱息。」

「万籁俱息」相关图片

万籁俱息
语文课 www.yuwen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站部分内容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