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的意思和解释
辞典修订版解释
- 山野中野兽之心。比喻凶暴之人,心性放纵,难以制服。《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后引申为对名利权势的非分用心。《淮南子.主术》:「故有野心者,不可借便势;有愚质者,不可与利器。」《西游记.第四三回》:「这妖精已是降了,却只是野心不定,等我教他一步一拜,只拜到落伽山,方才收法。」乐好乡野,幽闲隐逸的想法。唐.白居易〈诏授同州刺史病不赴任因咏所怀〉诗:「野心惟怕闹,家口莫愁饥。」《宋书.卷七五.王僧达传》:「闇性寡任,野心素积。」
辞典简编版解释
- 贪婪非分的欲望。
【造句】满清末年,列强对于中国怀有瓜分的野心。
辞书版解释
- 野心是一项与个人行为及其本性相联结的负面道德特质。这种特质使人的社会行为去专注于提升个人的地位。野心是一种自我中心的表现,常以伪善的态度扮演对共同善(common good)的贡献与无私的服务,以求达到个人的愿望。从历史来看,野心家私心得逞后,会形成自己和社会其他人之间不平等的状况。所以野心者只求自私自利,罔顾别人的利益;甚至用别人为工具,以实现自己的野心。
--作者:沈六
「野心」相关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