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跌不振」 的拼音、读音、造句

词语

一跌不振

词类

习语

拼音

yī diē bù zhèn

怎么读

英语

unable to get up after a fall

「一跌不振」的意思和解释

成语词典版解释
释义
义参「一蹶不振」。见「一蹶不振」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一蹶不振」之典源,提供参考。 汉.刘向《说苑.卷一六.谈丛》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天地无亲,常与善人。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一噎1>之故,绝2>谷不食;一蹶3>之故,却足4>不行。心如天地者明,行如绳墨者章。

(1) 噎:音|ㄝ,食物塞住咽喉,气透不过来。
(2) 绝:拒绝。
(3) 蹶:音ㄐㄩㄝˊ,颠仆、跌倒。
(4) 却足:畏缩不敢再跨出脚步。却,退后。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一蹶不振」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西汉刘向所撰《说苑》一书,记录轶闻琐事,杂以议论,以儒家思想为指归,阐明国家兴亡、政治得失之理,以为后世鉴戒。〈谈丛〉这篇是各家名言汇编,其中「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本于《淮南子.修务》:「今以为学者之有过而非学者,则是以一饱之故,绝谷不食;以一蹪之难,辍足不行。惑也。」大意是:现在因为有的学者有过错就诋毁所有的学者,不再学习,就像一旦被饭噎到,便不再吃饭,跌了一跤,就畏缩不敢再向前走。这未免太糊涂了。后来「一蹶不振」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一遭受挫败,就再也不能振作起来。
书证
  • 01.宋.倪思《经鉏堂杂志.卷四.论君子小人其一二》:「物理循环,否泰不常,今日之得,安知不旋踵而失?小人一跌不振,何可胜数!」
  • 02.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房次律为宰相,当中原始乱时,虽无大功,亦无甚显过,罢黜盖非其罪。一跌不振,遂至于死,世多哀之。」

「一跌不振」相关图片

一跌不振
语文课 www.yuwen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站部分内容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