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的意思和解释
辞典修订版解释
- 语本《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指立志专心求学。唐.马戴〈下第别郜扶〉诗:「平生空志学,晚岁拙谋身。」旧时以十五岁为志学之年。三国魏.曹植〈武帝诔〉:「年在志学,谋过老成。」
辞书版解释
- 「志学」出于周敦颐〔周子全书〕第二卷〔通书〕第十。是勉人立志为学,希圣希贤。其文为:「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伊尹、颜渊,大贤也。伊尹耻其君不为尧舜,一夫不得其所,若鞑于市。颜渊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过则圣,及则贤,不及则亦不失于令名。」
志是立志修德,修德是无止境的历程,故有希贤希圣希天的进阶。勉士人以伊尹、颜渊为模范,立志学习高度的道德精神,由士而贤,过于贤人则为圣,及于伊、颜则是贤,纵不能及于贤者,亦不失为修德之人。
--作者:庄耀郎
「志学」相关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