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模作样」 的拼音、读音、造句

词语

装模作样

词类

习语

拼音

zhuāng mú zuò yàng

怎么读

近义词

矫揉造作、装腔作势

反义词

英语

affectation

造句

小弟明明很喜欢那个玩具,却装模作样的假意推辞不收。

「装模作样」的意思和解释

成语词典版解释
释义
「装模作样」原作「作模作样」,指勤下工夫,苦心经营,极为坚持的模样。语本《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后演变作「装模作样」,谓故意做作,不是出于自然的表现。△「装腔作势」、「矫揉造作」
典源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道流1>,真佛无形,真法无相。尔2>秖3>么幻化上头作模作样,设求得者,皆是野狐精魅4>,并不是真佛。是外道5>见解。夫如真学道人,并不取佛,不取菩萨罗汉,不取三界殊胜,迥无独脱,不与物拘。乾坤倒覆,我更不疑;十方诸佛现前,为一念心喜;三涂地狱顿现,无一念心怖。缘何如此?我见诸法空相,变即有,不变即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以梦幻空花,何劳把捉!

(1) 道流:道士之辈。
(2) 尔:你。
(3) 秖:通「只」,只是。
(4) 野狐精魅:狐精妖魅。指那些装模作样、假装得道之人。
(5) 外道:不正的派别。
典故说明
「装模作样」原作「作模作样」,见于《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临济慧照禅师为佛教临济宗之祖,每以叱喝或棒喝化人,极为严苛,但门徒很多,为禅宗最兴盛的一个派别。《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为其门人慧然所编,其中一段记载禅师对「佛是究竟」这个问题的回答。禅师解释佛所谓的三十二相,是因应众生不同因缘,而化现适当身分以教导众生,但这些相都不过是幻化,实际上「无相乃真形」,「真佛无形,真法无相」。若不能明白法空的真谛,执意于各种幻化的虚相中追索,最后将被狐精妖魅等不实之物所迷惑,永远无法见到佛之究竟,反而落入旁门外道中。此处禅师所谓的「作模作样」,是指勤下工夫,苦心经营,极为坚持的模样。后来「装模作样」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但语义转化成用来指故意做作,不是出于自然的表现,如清代小说《三侠五义.第六四回》:「小弟此番前来,一来奉旨钦命,二来包相钧谕,三来大哥的分派。故此装模作样,扮成这番光景,遍处找寻二哥。」就是这个意思。
书证
  • 01.明.刘宗同《人谱类记.卷下》:「乃今好赌之风,偏盛于所号为缙绅士大夫者,俨然身列士班,装模作样,自我贵人也。」
  • 02.清.李光地《榕村语录.卷三.上论二》:「颜色似无两层,然『正』字便与『信』字对,『正』字与『出』字、『动』字不同。人颜色要严正些,便像装模作样,是不信;要老实直率些,又觉得无肃然整齐之意。」
  • 03.《三侠五义.第六四回》:「小弟此番前来,一来奉旨钦命,二来包相钧谕,三来大哥的分派。故此装模作样,扮成这番光景,遍处找寻二哥。」
  • 04.《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他是个色厉内荏之流;外面虽是雷厉风行,装模作样;其实说到他的内情,只要有钱送给他,便万事全休的了。」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故意做作,不是出于自然的表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五回:才知道他是个色厉内荏之流;外面虽是雷厉风行,装模作样;其实说到他的内情,只要有钱送给他,便万事全休的了。
辞典修订版解释
  • 故意做作,不是出于自然的表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才知道他是个色厉内荏之流;外面虽是雷厉风行,装模作样;其实说到他的内情,只要有钱送给他,便万事全休的了。」
辞典简编版解释
  • 故意做作,假装出某种态度、样子。
      【造句】小弟明明很喜欢那个玩具,却装模作样的假意推辞不收。

「装模作样」相关图片

装模作样
语文课 www.yuwen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站部分内容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