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简」的意思和解释
辞典修订版解释
- 竹片。古代纸未发明前,将竹剖削成片,在上面刻写文字,称为「竹简」。《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辞书版解释
- 竹简系东汉造纸术尚未发明以前,以竹片写书,再以皮绳或丝绳编缀成册。一九七五年,中国大陆考古工作者于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发掘出十二座战国末期至秦代的墓藏;其中十一号墓出土大量秦代竹简。这批首次发现之秦简,据〔睡虎地秦墓竹简〕介绍,总计有简一千一百五十五支(另残片80片);内容包括下列十种:〔编年记〕、〔语书〕、〔秦律十八种〕、〔法律问答〕、〔封诊式〕、〔为吏之道〕、〔日书〕甲种及〔日书〕乙种。简长在二十三公分至二十八公分间,约秦尺一尺至一尺二寸。竹简系以丝绳分三道编组;简上的文字,是毛笔墨书的秦隶。这批竹简,对日后研究秦律,甚有助益。
--作者:周愚文
「竹简」相关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