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平原」的意思和解释
辞典修订版解释
- 经长久的时间后,原来的山地、高原逐渐被侵蚀,而形成接近海平面的平坦地形,称为「准平原」。
辞书版解释
- 准平原一词是美国地形学者戴维斯(W.M. Davis)所创,是指河流地形发育到最后,地面几乎没有显着起伏的平面,坡度很小,有别于通称的平原,所以称为准平原。
依戴维斯的学说,准平原的成因,是由于常态侵蚀(normal erosion),主要指温带潮湿气候的河川侵蚀到最后阶段,地面除少数抗风化强的硬岩,剩下之零星突起的小地形,大致形成几乎平坦的平原。地形循环作用至此暂告一段落。
- 依戴维斯(W.M. Davis)地形侵蚀循环论,一地形之成长既自幼年经壮年而至老年,为一连续性之系统演育,则只要地壳有一充分稳定时期,必能逐渐侵蚀低至略似平原之基准面,此时地表特称之为准平原。见地形轮回。
「准平原」相关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