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筌得鱼」的意思和解释
成语词典版解释
释义
典源
此处所列为「得鱼忘筌」之典源,提供参考。 《庄子.外物》荃1>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2>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3>。吾安4>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r\t(1) 荃:音ㄑㄩㄢˊ,通「筌」。捕鱼的竹器。\r\t(2) 蹄:捕兔的器具。\r\t(3) 得意而忘言:不拘泥于字句言辞,既得其意,则忘其言。见「得意忘言」。\r\t(4) 安:何处、哪里。
\r\t(1) 荃:音ㄑㄩㄢˊ,通「筌」。捕鱼的竹器。\r\t(2) 蹄:捕兔的器具。\r\t(3) 得意而忘言:不拘泥于字句言辞,既得其意,则忘其言。见「得意忘言」。\r\t(4) 安:何处、哪里。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得鱼忘筌」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筌,是竹编的鱼笼,用以捕鱼。蹄,是捕兔用的网子,即是兔罝。庄子用筌和蹄比喻为了达成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捕捉鱼和兔才是猎人真正的目的。如果已经捕捉到鱼,那筌就没有用处,已经捉到兔子,那蹄也失去了作用,这两者就可以抛弃不用了。同样的,言论和着作是用以阐明道理的工具,道家认为天地间的至理,并非言语文字所能传示,所以主张人不可拘泥于语言文字之中,一旦通达道理,就应该舍弃这些外在的形式。后来「得鱼忘筌」这句成语被用来比喻悟道者忘其形骸。亦用来比喻人在达到目的成功后就忘掉赖以成功的手段或凭藉物,有背义忘恩之意。
书证
- 01.晋.何劭〈赠张华〉诗:「举爵茂阴下,携手共踌躇。奚用遗形骸?忘筌在得鱼。」
- 02.明.王玉峰《焚香记》第二六出:「他是好生的忘筌得鱼,明犯着再娶停妻。」
语文课 www.yuwen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站部分内容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免责说明:本站部分内容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RS-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