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障碍」的意思和解释
辞典修订版解释
- 法律用语:(1)《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中的定义是:身心障碍者,指下列各款身体系统构造或功能,有损伤或不全导致显着偏离或丧失,影响其活动与参与社会生活,经医事、社会工作、特殊教育与职业辅导评量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监定及评估,领有身心障碍证明者。(2)《特殊教育法》中的定义则是:身心障碍指因生理或心理的障碍,经专业评估及监定具学习特殊需求,须特殊教育及相关服务措施之协助者。
教育Wiki版解释
身心障碍
又称残疾、残障、伤残或残废,是指由于生理和心理损伤造成的个人在社会生活方面不能充分使用自己能力的状态。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为了使残疾人过上尽量正常的生活,对其保护逐渐加强,包括:
- 康复、福利,特殊教育等服务。
- 经济上的优惠,例如降低税收。
- 立法禁止歧视。
- 身心障碍类别
身心障碍广泛地分为身体障碍和心智障碍两类。另外还有多重障碍和其他障碍。注意身心障碍不能和疾病等同起来。另外还有暂时障碍和长期障碍的区别,前者例如骨折后暂时的行动不便。根据台北市身心障碍服务手册,身心障碍共可分为18个类别: 「身心障碍类别共有18项,分别为:视觉障碍、听觉机能障碍、声音机能或语言机能障碍、肢体障碍、智能障碍、多重障碍、重要器官失去功能、颜面损伤、植物人、失智症、自闭症、染色体异常、先天代谢异常、其他先天缺陷、慢性精神病患者、平衡机能障碍、顽性(难治型)癫痫症者及经中央卫生主管机关认定,因罕见疾病而致身心功能障碍者。」
- 身体障碍
- 肢体障碍
- 视觉障碍,例如盲人和色盲患者
- 听力语言障碍,例如聋人。
- 颜面损伤,影响活动的情况。
- 心脏、肝、肾、肺、胃肠道、造血机能等重要器官功能失调,影响活动的情况。
- 心智障碍
- 单纯智力障碍,例如智力低下。
- 学习障碍
- 自闭症
- 癫痫病人
- 植物人
- 慢性精神病
- 平衡机能障碍
- 失智症,是一种因脑部伤害或疾病造成的进行性认知能力退化。影响记忆、注意力、语言能力。严重时会无法分辨人事时地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