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中心治疗法」 的拼音、读音、造句

词语

当事人中心治疗法

词类

拼音

dāng shì rén zhōng xīn zhì liáo fǎ

「当事人中心治疗法」的意思和解释

教育Wiki版解释
目录

当事人中心治疗法 (Person-centered Therapy)

起源

当事人中心治疗法奠基于人文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创始人罗杰斯(Carl Rogers)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人有许多潜质和内在能力,若在良好的环境下让他的潜质和内在能力自由发展,将会是健康而具建设性的。 罗杰斯假定人有不需治疗者直接干预就能了解及解决自己困扰的极大潜能。治疗者的角色是协助受辅导者,让他们的内在能力与潜质得以发展,他们就能朝向自我引导的方向成长。他认为,如果辅导员能提供一种孕育促进的气氛,当中包括着相容、接纳,与同理心,并且让受辅导者感受到这些条件,则疗效自然会产生。因此,罗杰斯强调辅导者的态度,个人特质,辅导员和受辅导者的关系是辅导过程中最基本的决定因素。他所采用的「非指导性辅导」(Non-Directive Counseling)强调辅导员要创造一个自由与不具指导色彩的治疗气氛。


主要概念

个人中心治疗强调以下六个概念:

1.\t真诚的治疗关系:治疗师与案主之间的关系应为诚恳的、自然的,使案主在无戒心的环境下治疗。

2.\t积极回应 :治疗师的真诚,而非假装关注案主个人的问题。

3.\t无条件积极关注 :对案主的陈述,不带批判性的态度,亦不作反对或赞成,仅去接纳和认同、关怀案主。治疗师在谘商过程中,应给案主宾至如归的感觉。

4.\t同理心 :治疗师倾听案主自述后,站在案主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体会案主的内心世界。

5.\t沟通:事主能够接收到治疗师的理解和接纳。

6.\t一致性:谘商师对案主能作到内外一致的接纳关怀。

教育理念

1.\t将学生是为教育的中心

(1)\t罗杰斯认为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

(2)\t采用当事人中心治疗法时,对于如何扮演优良治疗员角色的问题,罗杰斯提出了三个基本条件: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同理心。


2.\t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

(1)\t人皆有其天赋的学习潜力。

(2)\t教材有意义且符合学生目的者才会产生学习。

(3)\t在较少威胁的教育情境下才能产生有效学习。

(4)\t主动自发全心投入的学习才会产生良好效果。

(5)\t自评学习结果可养成学生独立思考与创造力。

(6)\t重视生活能力学习以适应变动的社会。


参考书目

陈嘉阳(2003) 教育概论(上册)。教甄策略研究中心。P413-414。

游恒山,边光昶(1999 ) 心理治疗与谘商理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魏丽敏,黄德祥(1995)谘商理论与技术,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陈逸群译,Brian Thorne着(2000)罗杰斯,生命潜能文化。

江光荣(2001)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心理学,猫头鹰出版。

相关教学资源(教育部数位教学资源入口网)

关键字

中文关键字:当事人中心治疗法

英文关键字: Person-centered Therapy

「当事人中心治疗法」相关的词语

语文课 www.yuwen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站部分内容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