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鹬」 的拼音、读音、造句

词语

彩鹬

词类

拼音

cǎi yù

怎么读

英语

Greater Painted-snipe

「彩鹬」的意思和解释

教育Wiki版解释
目录

彩鹬 Rostratula benghalensis

基本资料
科别:鹬目,彩鹬科
别名:土砻钩仔、玉鹬
体长大小:身长二十三至二十六公分,翼长十一至十五公分
保育等级:珍贵稀有保育类
活动环境分布:平原中的农耕地或沼泽<注1>
外型特徵
体型肥胖,嘴略长而先端向下微弯,尾甚短。嘴赤褐色,基部黄绿色;脚铅灰色。
雄鸟 - 头部绿褐色、头中央线黄色,眼周围及眼后黄色,体背面橄榄褐色,有白色及黑褐色横斑,背侧有黄色纵线,上胸灰褐色,胸侧至背有一白色宽带,下胸至尾下腹羽白色
雌鸟 - 羽色比雄鸟鲜艳,颈侧暗褐色,颈及上胸赤褐色,胸侧之白色横带较窄;其他部位的花色大致与雄鸟相似,而色彩较浓。<注2>
习性
习性非常隐密,常在清晨或黄昏间活动,偶尔夜间也可见其踪迹,他们为一妻多夫的鸟类,由雄鸟负责抱卵及育雏的工作;受惊吓时会停止不动的装死等到危险过去<注1>
以昆虫、软体动物及甲壳类为主要食物;在台湾还可称为普遍留鸟,从海岸线的湿地到内陆的湿作地皆可发现其踪迹。
面临问题
筑巢地点常被天敌或人类破坏,在农作地活动的彩鹬也常误陷鸟网中丧命。<注2>
惹眼的外羽
彩鹬的雌鸟羽色比雄鸟来的鲜艳及美丽且采一妻多夫制,这在鸟类世界中是较为少见的一种,且雏鸟的照顾是由雄鸟包办,故雄鸟低调的羽色在栖息环境中更有保护色,幼鸟在孵化后会亦步亦趋的跟在雄鸟之后,等在雄鸟找到食物之后再一拥而上取食。
拥有彩羽的雌鸟就这样成为同种类中的贵族,不知是否与惹眼的外羽有直接关系?<注3及注4>
关键字
中文关键字:彩鹬
英文关键字:Rostratula benghalensis
参考书目
注1:自然生态保育系列丛书三,宜兰县鸟类资源175页,张明财及林燕秋撰文,宜兰县政府1996年8月出版。
注2:保育类野生动物图监,鸟类80页,姚正得撰文,台湾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1996年6月出版。
注3:台湾野鸟图志58页,何华仁着,常民文化1996年6月出版。
注4:鸟羽,台湾野鸟羽毛图监170页,郝伟廉着,商周出版,家庭传媒城邦分公司2006年2月发行。
相关教学资源(教育部数位教学资源入口网):
辞书版解释
  • :Rostratula benghalensis
  • 体长25公分。喙淡红褐色,靠近基部三分之一为绿色,虹膜暗褐色,脚黄绿色。雌鸟羽色较雄鸟鲜艳,眼睛周围至眼睛后方白色,头顶具黄色细纹,头部其他部分至胸部为暗红褐色;翼上覆羽绿色,具黑色条纹,胸侧至背部具一明显白带,胸、腹部皆为白色。雄鸟覆羽具淡黄色斑纹,眼睛周围至其后方黄色。幼鸟外形和雄鸟相似,但覆羽较灰且有黄色小斑点。
  • 共2亚种,分布亚洲东南部、南部、婆罗洲、印尼、澳洲的中北部、东部和东南部、非洲的西部和东南部等地。
  • 栖息于内陆沼泽、水田、河岸等湿地。生性隐秘,在晨昏和夜间活动,会飞离沼泽至开阔的草地和耕地觅食,白天则隐藏于草丛中。单独或多达25只为一群一起觅食,以昆虫、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为主要的食物。行走时或用喙刺探食物时,身体会有节律的上、下摆动,一旦受干扰,会突然停止不动,除非入侵者很接近,彩鹬才有可能飞起。飞行时双脚悬吊,飞行速度缓慢。雌鸟求偶展示时会发出轻柔的“koh,koh,koh”声,尤其夜间特别明显;受惊扰时通常会保持安静,但有时会发出响亮的“kek”声。巢筑于沼泽或草泽的植物上,偶而筑在茂密的稻田内;属于一妻多夫制,雌雄鸟皆会展开翅膀进行展示。同一只雌鸟会和多只雄鸟交配,产下好几个窝卵,之后离去由雄鸟负责孵卵和育雏。
  • 鸟纲(Class Aves)
  • 鹬形目 (Order Charadriiformes)
  • 彩鹬科 (Family Rostratulidae)
语文课 www.yuwen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站部分内容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