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就半推」的意思和解释
成语词典版解释
释义
即「半推半就」。见「半推半就」条。01.清.王夫之〈渔家傲.素女无媒长自守〉词:「半就半推佯不受,倾情倒意输僝僽。」
典源
此处所列为「半推半就」之典源,提供参考。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但蘸着些儿麻上来,鱼水得和谐,嫩蕊娇香蝶恣采。半推半就1>,又惊又爱,檀口2>搵3>香腮4>。
\r\t(1) 就:本指到职、就位,俯就。引申为依随,顺从的意思。\r\t(2) 檀口:明.陈继儒《枕谭.檀晕》:「按画家七十二色有檀色,浅赭所合,妇女晕眉色似之。人皆不知檀晕之义何也?」画家颜色中檀色,是浅赭色、浅红色。所以妇女的红唇称为檀口。\r\t(3) 搵:音ㄨㄣˋ,本是用手按住,后用嘴抵住、贴住也叫搵。\r\t(4) 香腮:美人的面颊。腮,音ㄙㄞ。
\r\t(1) 就:本指到职、就位,俯就。引申为依随,顺从的意思。\r\t(2) 檀口:明.陈继儒《枕谭.檀晕》:「按画家七十二色有檀色,浅赭所合,妇女晕眉色似之。人皆不知檀晕之义何也?」画家颜色中檀色,是浅赭色、浅红色。所以妇女的红唇称为檀口。\r\t(3) 搵:音ㄨㄣˋ,本是用手按住,后用嘴抵住、贴住也叫搵。\r\t(4) 香腮:美人的面颊。腮,音ㄙㄞ。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半推半就」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就,依顺,顺从的意思。「半推半就」一词出自元朝王实甫的《西厢记》,后来多见于明清小说之中,如《二刻拍案惊奇》、《镜花缘》。故事里,透过红娘的居中帮忙,崔莺莺和张君瑞得以在夜里无人时私会西厢房。两人在房中互诉衷情时,崔莺莺在半推半就之下,让张君瑞吻了她的腮颊。这里的「半推半就」是用来形容崔莺莺当时的心情,意指她心中早已同意,但表面上却不答应,表现出推辞、害羞的情态。后来「半推半就」被用来形容假意推辞的样子。
书证
- 01.清.王夫之〈渔家傲.素女无媒长自守〉词:「半就半推佯不受,倾情倒意输僝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