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的意思和解释
辞典修订版解释
- 化学上指有恶臭的氧,无色,溶于水。由氧气受摩擦或通电而生,可用为漂白消毒剂。雷鸣之际,空气中常发生。
辞典简编版解释
- 气味刺激难闻的氧,淡蓝色,溶于水。由氧气受摩擦或通电而生,雷鸣时,空气中常产生。可用为漂白消毒剂、氧化剂、杀菌剂等。
【造句】臭氧可用来消除水中令人讨厌的气味。
辞书版解释
- O3,分子量约为48,氧的同素异性体。比重(气体)1.658,沸点-111.9℃,凝固点-192.7℃,氧化电位-2.07V,主要吸收波长2535?,分子是二等边三角形,顶角116.79°,二边相等的0-0间隔0.127nm,气体对水100ml的溶解度是49ml(0℃下)。低浓度时无色,高浓度时呈现蓝色。藉氧或空气受紫外线、辐射线照射或放电而生成;常温下会徐徐自行分解变成氧。其特性为氧化力特强,在常温下会将银及汞氧化成氧化银及氧化汞;通入碘化钾溶液则会游离出碘分子,此反应常使用于臭氧的定量。但对于大气中微量臭氧之定量方法系采用和乙烯发生反应的化学发光法与紫外线吸收法(254nm)。因其氧化力强,所以常用于漂白、氧化、杀菌等水处理程序和化学合成。臭氧具毒性,空气中所含臭氧量即使只有1~2ppm,只要呼吸2小时,仍会引起头疼或胸疼;根据动物实验,处于50~60ppm的臭氧中,即使短时间也对人体有害而发生危险。
「臭氧」相关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