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鼢鼠」 的拼音、读音、造句

词语

鼢鼠

词类

名词

拼音

fén shǔ

怎么读

英语

Mole-rat, Zokor

「鼢鼠」的意思和解释

辞典修订版解释
  • 动物名。哺乳类。身体呈灰色,尾短,眼小,在地下打洞,以甘薯、花生、豆类等植物的地下部分为食。对农牧业的危害很大。
辞书版解释
  • Myospalax Psilurus (Milne-Edwards, 1874)
  • 本属动物头躯干长15~27公分,尾长2.9~9.6公分,体重150~563公克,身体圆钝,四肢短而有力,前脚有长而厚重的爪以利挖掘;眼小,无外耳壳,皮毛长、软而光滑,体背灰褐色到粉黄色,腹部毛色较浅。
  • 西伯利亚东南部、蒙古东部、中国大陆中北部和东北部。
  • 主要栖息在海拔900~2,120公尺山谷的开垦地或杂林,穴居性,擅挖掘,12分钟内可挖70公分长的地道,会以门齿咬断树根,以头和脚推土,每挖3~5公尺,就会在地表开洞口将土推出,洞口的土堆就是它们活动的证据,窝与储食室所在的主地道在地面下2公尺,食物包括根和谷粒;晚上有时会出洞到地表活动,不冬眠,小鼠多在3~4月出生,一胎4~6仔,由于会危害作物,在中国大陆被捕捉得很厉害。
  • 哺乳动物纲(Class Mammalia)
  • 囓齿目(Class Rodentia)
  • 鼠科(Family Muridae)

「鼢鼠」相关图片

鼢鼠
语文课 www.yuwen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站部分内容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