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隶」 的拼音、读音、造句

词语

汉隶

词类

简称

拼音

hàn lì

怎么读

英语

Hanli

「汉隶」的意思和解释

辞典修订版解释
  • 泛指一种两汉时期普遍使用的字体。专指东汉时,字形如八字分布,笔势富含变化的隶书。此名称为区别笔势较为刻板的 唐隶而言。也称为「八分」。
教育Wiki版解释

汉隶

目录

汉隶

注音

ㄏㄢˋ ㄌㄧˋ

定义

隶书是中国古代时将篆书进行简化后,所形成的一种字体。以笔画符号取代篆书随体诘屈的线条,确立了汉字的方块形式。而汉隶通常是一种两汉时期普遍使用的字体,亦称为「八分」。汉隶笔势结体富于变化,不事雕琢,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广阔的生命力,此名称为区别笔势较为刻板的唐隶而言。

延伸

八分:因其笔画分背、结体扁方,形若「八」字,因此被称作「八分书」。「八分」之名起于东汉,其名称有众多说法,但较具可信的是唐常张怀瓘《书断》所说:「渐若八字分散,故曰八分。」

「汉隶」相关图片

汉隶
语文课 www.yuwen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站部分内容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