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数家珍」 的拼音、读音、造句

词语

如数家珍

词类

习语

拼音

rú shǔ jiā zhēn

怎么读

英语

can speak on a subject with great familiarity

造句

小孩子围着奶奶,静静的听她如数家珍地说故事。

「如数家珍」的意思和解释

成语词典版解释
释义
好像计算自家所珍藏的珠宝一样。比喻叙述事物明晰熟练。※语或本《韩诗外传.卷一》。△「一五一十」
典源
※《韩诗外传.卷一》鲁公甫文伯死,其母不哭也。季孙闻之,曰:「公甫文伯之母,贞女也。子死不哭,必有方矣。」使人问焉。对曰:「昔,是子1>也,吾使之事仲尼2>,仲尼去鲁3>,送之,不出鲁郊;赠之,不与家珍。病,不见士之视者;死,不见士之流泪者。死之日,宫女縗絰而从者,十人。此不足于士,而有余于妇人也。吾是以不哭也。」诗曰:「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

(1) 是子:指鲁大夫公甫文伯,春秋时鲁国人,生卒年不详。
(2) 仲尼: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鲁人。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教育先河,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亦称为「孔子」。
(3) 鲁:周朝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初由周武王分封给其弟周公旦,后因周公留辅天子而改封周公长子伯禽为鲁侯。辖域包括今天的山东省滋阳县、江苏省沛县及安徽省泗县一带,以曲阜为国都,后为楚国所灭。
典故说明
「家珍」是指家中珍藏的珠宝。「如数家珍」好像在数自家的珠宝一样,用来比喻叙述事物明晰熟练。《韩诗外传.卷一》中,叙述公甫文伯之母敬姜是个有贤德的女子,但公甫文伯死时她却不哭泣,季孙斯知道了,便派人去问她原因。敬姜回答︰「我曾经叫我这个儿子去侍奉孔子,可是孔子离开鲁国时,他去送行,没有送到城郊;赠送孔子礼物,也没有送家中的珍宝。他生病了,没有士人来探望;死了,也没有士人为他流泪。反而官女穿着丧服跟随他的,有十多人。可见他平时对士人不够周到,却过分宠爱女性,所以我不哭泣。」这个典故用到了「家珍」。至于出现「如数家珍」的书证如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七.凌廷堪》:「君读书破万卷,肄经邃于士礼,披文摘句,寻例析辞,闻者冰释。……地理沿革,官制变置,元史姓氏,有诘之者,从容应答,如数家珍焉。」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四.郑苏年师》:「(郑苏年师)肆力于学,尤喜读经世有用之书,自《通鉴》、《通考》外,若陆宣公、李忠定……诸公着作,靡不贯串,如数家珍。」均是称赞人的学问渊博,应答之间,从容不迫,就好像在叙述家中之事。
书证
  • 01.清.田雯《古欢堂集杂着.卷二.论五言律诗》:「放翁意摹香山,取材甚广,作态更妍,读去历历落落,如数家珍,而苦心覃思,体纯格正。」
  • 02.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一零》:「(吴大澂)有时判事,亦书大篆,胥吏不能识,持而询问,吴指之如数家珍。」
  • 03.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七.凌廷堪》:「君读书破万卷,肄经邃于士礼,披文摘句,寻例析辞,闻者冰释。……地理沿革,官制变置,元史姓氏,有诘之者,从容应答,如数家珍焉。」
  • 04.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四.郑苏年师》:「(郑苏年师)肆力于学,尤喜读经世有用之书,自《通鉴》、《通考》外,若陆宣公、李忠定……诸公着作,靡不贯串,如数家珍。」\\u001a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好像计数自家所珍藏的珠宝一样。比喻叙述事物明晰熟练。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四˙郑苏年师:本朝之顾亭林、魏叔子、陆桴亭诸公着作,靡不贯串,如数家珍。清˙田雯˙古欢堂杂着˙卷二˙论五言律诗:放翁意摹香山,取材甚广,作态更妍,读去历历落落,如数家珍。亦作若数家珍。
辞典修订版解释
  • 好像计数自家所珍藏的珠宝一样。比喻叙述事物明晰熟练。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四.郑苏年师》:「本朝之顾亭林、魏叔子、陆桴亭诸公着作,靡不贯串,如数家珍。」清.田雯《古欢堂杂着.卷二.论五言律诗》:「放翁意摹香山,取材甚广,作态更妍,读去历历落落,如数家珍。」也作「若数家珍」。
辞典简编版解释
  • 好像在数自家所珍藏的珠宝一样。比喻叙述事物明晰熟练。
      【造句】画廊老板如数家珍似的为我们介绍每一幅画。
教育Wiki版解释
目录

一、释义

好像计自家所珍藏的珠宝一样。比喻叙述事物明晰熟练。※语或本《韩诗外传.卷一》

二、1出处

※《韩诗外传.卷一》

鲁公甫文伯死,其母不哭也。季孙闻之,曰:「公甫文伯之母,贞女也。子死不哭,必有方矣。」使人问焉。对曰:「昔,是子1>也,吾使之事仲尼2>,仲尼去鲁3>,送之,不出鲁郊;赠之,不与家珍。病,不见士之视者;死,不见士之流泪者。死之日,宫女縗絰而从者,十人。此不足于士,而有余于妇人也。吾是以不哭也。」诗曰:「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注解〕

(1) 是子:指鲁大夫公甫文伯,春秋时鲁国人,生卒年不详。

(2) 仲尼: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鲁人。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教育先河,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亦称为「孔子」。

(3) 鲁:周朝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初由周武王分封给其弟周公旦,后因周公留辅天子而改封周公长子伯禽为鲁侯。辖域包括今天的山东省滋阳县、江苏省沛县及安徽省泗县一带,以曲阜为国都,后为楚国所灭。

二、2典故说明

「家珍」是指家中珍藏的珠宝。「如数家珍」好像在数自家的珠宝一样,用来比喻叙述事物明晰熟练。《韩诗外传.卷一》中,叙述公甫文伯之母敬姜是个有贤德的女子,但公甫文伯死时她却不哭泣,季孙斯知道了,便派人去问她原因。敬姜回答︰「我曾经叫我这个儿子去侍奉孔子,可是孔子离开鲁国时,他去送行,没有送到城郊;赠送孔子礼物,也没有送家中的珍宝。他生病了,没有士人来探望;死了,也没有士人为他流泪。反而官女穿着丧服跟随他的,有十多人。可见他平时对士人不够周到,却过分宠爱女性,所以我不哭泣。」这个典故用到了「家珍」。至于出现「如数家珍」的书证如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七.凌廷堪》:「君读书破万卷,肄经邃于士礼,披文摘句,寻例析辞,闻者冰释。……地理沿革,官制变置,元史姓氏,有诘之者,从容应答,如数家珍焉。」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四.郑苏年师》:「(郑苏年师)肆力于学,尤喜读经世有用之书,自《通鉴》、《通考》外,若陆宣公、李忠定……诸公着作,靡不贯串,如数家珍。」均是称赞人的学问渊博,应答之间,从容不迫,就好像在叙述家中之事。

三、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叙述事物明晰熟练。

使用类别 用在「言语详尽」的表述上。

造句

01 他只要一谈起电影,就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02 一提到家乡事,奶奶总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03 他是个音乐迷,聊起古典音乐,如数家珍,令人钦佩。

04 小孩子围着爷爷,静听他如数家珍地说着田里的趣事。

05 王小姐在图书馆已工作多年,对馆藏书籍,如数家珍,非常熟悉。

06 他对国画十分了解,哪个朝代有什么重要的画作,他都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四、1同意字

1. 了如指掌2. 倒背如流3. 滚瓜烂熟

四、2反义字

1.略知一二

「如数家珍」相关图片

如数家珍
语文课 www.yuwen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站部分内容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