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鼩」的意思和解释
辞典修订版解释
- 动物名。脊椎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树鼩科。为一种原始猿类,外形像松鼠,体型小,吻尖而细,尾巴蓬松,毛棕褐色。分布于南亚至东南亚间的树林中。惯食昆虫、鸟卵和果实。
辞书版解释
- Tupaia glis (Diard, 1820)
- 背部红棕到橄榄色、腹部灰白或浅棕色,体长14~23公分,尾约与身体等长,成体体重100~300公克。
- 尼泊尔东部到中国大陆东南部、海南岛,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爪哇、婆罗洲及附近岛屿。
- 栖息在树林,食物以昆虫为主,亦吃果实、种子、叶和其他动物性食物,白天活动为主。野外族群密度每公顷2~12只不等,不同地区差异颇大。一项在新加坡的研究显示,一只雄兽可与1~3只雌兽配对,异性之间活动范围重叠度高,同性之间则有领域性,雄兽活动范围约10,174平方公尺,雌兽约8,809平方公尺。终年可生殖,各地生殖高峯的月份不同;怀孕期约40~52天,一胎1~3仔,约36天断奶,3个月性成熟。寿命可达12年。
- 哺乳动物纲(Class Mammalia)
- 树鼩目(Order Scandentia)
- 树鼩科(Family Tupaiidae)
「树鼩」相关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