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让」的意思和解释
辞典修订版解释
- 谦逊辞让。《庄子.刻意》:「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三国演义.第一三回》:「玄德再三谦让。布曰:『贤弟不必推让。』」
辞书版解释
- 推让为魏朝刘寔所提倡。认为古时圣王教化天下,以贵让为旨,在于举贤才以平息争竞。意为依人之情,都想自己为贤才,所以要知道让才是贤。理由是如果让道兴起,则贤能之人不必刻意寻求即会出现。如有一职缺,应就众官中最能让者而任之。又朝廷中居官受禄的人,如果能相让,则居住田野的平民,会受到感化,就能兴起推贤让能的风气。为了国家而让的人,就是堪任国事的人。天下所共同推举的人,就是堪任天下大事的人。推举与谦让的风气形成后,贤能的人才与不肖分子,就有明显的区别,这种道理能通行于天下,就能形成清议,全国人就能随之而化。孔子说:「上兴让,则下不争。」推让之道兴,则贤能之人得到推举;有竞争心的人,会逐渐改变竞争心为谦让心。所以中国自古便以谦让为一种美德。
--作者:沈六
「推让」相关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