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绶鸡」的意思和解释
辞典修订版解释
- 动物名。鸟纲鹑鸡目雉科。体高大,雄者高达九十公分,雌者较小。头部无羽毛,青色。上嘴根有肉冠,能伸缩;喉下垂生有红色肉瓣。翅膀强大,羽毛颜色因品种而异。雄者时常将尾羽展开成扇形,并发出叫声,而其肉冠及肉瓣会时时变色,灿烂夺目,故称为「吐绶鸡」。也称为「火鸡」。
辞书版解释
- Meleagris gallopavo
- 体长86~122公分。雄鸟体型大于雌鸟。属于北美洲大型的狩猎鸟种,体型略比驯养的火鸡小、细长。雄鸟身体具暗色光泽;飞羽具白色斑纹;喉部具红色肉垂;胸部具一黑色胸髭;脚有距;头部裸露皮肤呈粉红色和蓝色。北美洲东部亚种的尾羽、尾上腹羽尖端为红褐色,西部亚种则为白色。
- 共6亚种,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和墨西哥。
- 主要栖息于森林、灌丛地或森林中的空地。食性广泛,以种子、坚果、浆果、绿叶和小型动物,例如蚱蜢、其他无脊椎动物、蜥蜴和蝾螈。通常在地面觅食,会做短距离飞行,晚上则在树上休息。属于一夫多妻制,繁殖期时雄鸟为了吸引雌鸟会昴首阔步,并发出宏亮的叫声,同时尾羽呈扇形、肉垂鼓起。巢筑于地面,每窝8~15个卵,卵褐色,孵化期28天,雌鸟单独孵卵和照顾幼雏。
- 鸟纲(Class Aves)
- 鸡形目(Order Galliformes)
- 吐绶鸡科(Family Meleagrididae)
「吐绶鸡」相关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