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的拼音、读音、造句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意思和解释
成语词典版解释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语本孔子家语˙卷四˙六本: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旧时认为子女受到父母惩罚时,轻打就忍受过去,重打就逃走,以免受伤而陷父母于不义,这是为人子女的孝顺态度。隋唐演义˙第九十四回:古人有云: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此不过谓一家父子之间,教训督责,当父母盛怒之时,以大杖加来,或受重伤,反使父母懊悔不安,且贻父母以不慈之名,不若暂行逃避,所以说大杖则走。亦作大杖则走,小杖则受、小受大走。
辞典修订版解释
- 语本《孔子家语.卷四.六本》:「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旧时认为子女受到父母惩罚时,轻打就忍受过去,重打就逃走,以免受伤而陷父母于不义,这是为人子女的孝顺态度。《隋唐演义.第九四回》:「古人有云:『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此不过谓一家父子之间,教训督责,当父母盛怒之时,以大杖加来,或受重伤,反使父母懊悔不安,且贻父母以不慈之名,不若暂行逃避,所以说大杖则走。」也作「大杖则走,小杖则受」、「小受大走」。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相关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