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咸睹」 的拼音、读音、造句

词语

有目咸睹

词类

习语

拼音

yǒu mù xián dǔ

怎么读

英语

To see with eyes

「有目咸睹」的意思和解释

成语词典版解释
释义
义参「有目共睹」。见「有目共睹」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有目共睹」之典源,提供参考。 汉.徐干《中论.卷上.贵验》事莫贵乎有验,言莫弃乎无徵。言之未有益也,不言,未有损也。水之寒也、火之热也、金石之坚刚也,此数物未尝有言,而人莫不知其然者,信着乎其体也。使吾所行之信若彼数物,而谁其疑我哉?今不信吾所行,而怨人之不信也,犹教人执鬼缚魅而怨人之不得也,惑亦甚矣。孔子曰:「欲人之信己也,则微言而笃行之。」笃行之,则用日久;用日久,则事着明;事着明,则有目者莫不见也,有耳者莫不闻也,其可诬1>哉!

(1) 诬:音ㄨ,用不实的言辞骗人。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有目共睹」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睹,看见。「有目共睹」原意指凡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见。汉朝徐干在《中论.卷上.贵验》一文指出,做人说话要有信用。想要别人信任自己,则要少说多做,确实履行自己所说过的话。时日一久,事情就变得显明;事实显明,则只要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见,有耳朵的人都听的到,岂可用不实的言辞骗人!后来「有目共睹」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事实极为明显,众所周知。如元代李翀《日闻录》:「日月东出而西没,有目者所共睹。」是说太阳和月亮从东边出来西边落下的自然规律,极为明显,众所周知。
书证
  • 01.宋.刘克庄〈御制二铭跋〉:「乃正元日,涣发王言,奎璧之光,烂然下烛,薄海内外,有目咸睹,谓我祖宗以仁立国,以礼义廉耻待士。」

「有目咸睹」相关图片

有目咸睹
语文课 www.yuwen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站部分内容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