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离性疾患」的意思和解释
解离性疾患(dissociation)
解离是指个体无法在意识层面上统合或运用认知、情绪、动机和其他生活上的经验。[注一]
解离性疾患的类型
1.\t解离性失忆症(dissociative amnesia):意指患者无法回忆起关于个人的重要事件,这样的事件是大多是属于创伤事件。但是患者并非永远遗忘事件,可能会在某些时刻或突然间被触动就回复其记忆。
2.\t解离性漫游症(dissociative fugue):相较于解离性失忆症,解离性漫游症的症状更严重也更具全面性。[注二]解离漫游症会突然忘记关于自己的一切,例如忘了自己是谁。除此之外,患者会突然离开目前生活的地方到其他地方流浪,甚至创造另一个新的身分,开始过起新的生活。但和解离性失忆症相同的地方在于,解离性漫游症的患者也会突然回忆起自己原来的身分。目前对于解离性漫游症形成原因,较倾向认为可能是由于创伤事件造成的。
3.\t解离性认同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主要特徵为患者至少拥有两种或以上的人格,且患者本身并不清楚,也称为多重性人格疾患(mu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在这种情况下,每一种人格都拥有自己的记忆和特性,彼此的记忆和意识是分离的。有人认为解离性认同疾患的成因是童年时期的经验创伤所造成的,譬如性虐待或身体虐待。此外,也有人认为此疾患可以经由角色扮演或受心理治疗人员影响而发掘,例如发现患者具有多重人格的治疗师,通常可以使用催眠的方式找出两种以上的人格。[注三]
注释
[注一]陈皎眉,《心理学》p510,台北:双叶书廊有限公司。2010年1月。
[注二]陈皎眉,《心理学》p510,台北:双叶书廊有限公司。2010年1月。
[注三]陈皎眉,《心理学》p511,台北:双叶书廊有限公司。2010年1月。
相关教学资源(教育部数位教学资源入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