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声大呼」 的拼音、读音、造句

词语

疾声大呼

词类

拼音

jí shēng dà hū

怎么读

「疾声大呼」的意思和解释

成语词典版解释
释义
即「大声疾呼」。见「大声疾呼」条。01.《宋史.卷四零一.辛弃疾列传》:「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
典源
此处所列为「大声疾呼」之典源,提供参考。 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书〉(据《全唐文.卷五五一.韩愈》引)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合下1>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2>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
\r\t(1) 合下:即「阁下」,为对人的敬称。初为对显贵者的尊称,后乃泛用。\r\t(2) 全:使完整而没有缺憾。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大声疾呼」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大声疾呼」的「疾」,原为急促的意思,整个词语则是指大声而急促的呼喊,见于唐人韩愈的〈后十九日复上书〉,内容中有一段话说道:「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合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这段话的意思是:当您看到有人陷于极度的危难,也听到他大声而急促地呼救,您将会过去施予援手,或是视而不见,见死不救呢?后来「大声疾呼」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大声而急促的呼喊。
书证
  • 01.《宋史.卷四零一.辛弃疾列传》:「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呼喊大叫。宋史˙卷四零一˙辛弃疾传: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亦作大声疾呼。
辞典修订版解释
  • 呼喊大叫。《宋史.卷四零一.辛弃疾传》:「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也作「大声疾呼」。
语文课 www.yuwen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站部分内容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