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媒体」的意思和解释
教育Wiki版解释
教学媒体(instructional media)
目录 |
定义
- 意思是指任何可在来源者和接收者之间传递讯息的事物,而传播讯息带有教学目的皆称为教学媒体。
优点
- 1.有利于教学标准化
- 2.有利于形成生动有趣的教学
- 3.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品质和教学效率
- 4.有利于实施个别化学习
- 5.有利于展开特殊教育
- 6.有利于探索和实现不同教学模式和教学。(刘信吾,1994)
种类
(一)视觉媒体
- 1.非放映性视觉媒体:能使抽象的观念更具体化,可是教学由语言符号层级转到更具体的层级。这些非放映性因为不需要任何设备,很容易就可以使用也很便宜,因此可用在任何教学层级和教学学科。可分为立体媒体、静画媒体。
- 2.放映性视觉媒体:是指被放大的静态影像与呈现在萤幕上的媒体形式。这些放映一般是运用强光穿过透明的胶片,经过镜头来放大影像,再将其投射至反射平台上。可分为文件提示机、投影片投影、幻灯单片、数位相机、等从录影带或影碟取得静态影像。
(二)听觉媒体
- 听觉媒体是指为了教学目的,纪录及传送人类声音及其他声音及其他声音的工具。可分为录音带、广播节目、光碟。
(三)多媒体
- 多媒体是集合声音、动态、情境设计等方式,表达意见和情感的传播法。包括所有能有利用电脑科技去介绍资讯、发表意见的传播媒体,可分为影片媒体、电脑多媒体。
投影片简报优缺点(注1)
优点
- 1.教师可减少板书时间,也可避免因板书不整造成学生阅读的困难。
- 2.资料可重复使用,更改方便,节省资源与时间。
- 3.可配合图片或动画教学,达到上课内容生动活泼的效果,引发学生学习动机。
- 4.帮助新进老师缓和上课紧张情绪,避免因紧张而忘词或词穷。
缺点
- 1.制作简报会花费较多备课时间
- 2.简报有使用环境和器材的限制,对于硬体设备不足的环境,就无法使用,也需特别注意学生被电线绊倒或不小心损坏器材的情形发生。
关键字
- 中文关键字:教学媒体
- 英文关键字: instructional media
参考资料
- 注1.王财印、吴百禄、周新富着(2009,二版)。教学原理(页155~169)。台北市:心理。
相关教学资源(教育部数位教学资源入口网)
辞书版解释
- 媒体又称为媒介,在一般用法上,用以表示在传播过程中,在传播讯源(source)与讯息接受者(receiver)之间,承载讯息的中介物,如报纸、影片等。如传播的目的是教育或教学时,所用来承载教学讯息的中介物,即称为教育媒体或教学媒体。\n 教学媒体的观念与教育媒体相近;广义来说,当媒体所传递的讯息具有教育意义时,即可视之为教育媒体。狭义而言,教育媒体系指其有明确的教育目标与对象,为特定教育活动规划而制作的媒体;此种为特定教育活动所设计制作的媒体又可称为教学媒体。\n 新的教学媒体如电脑或互动式光碟,除了承载与传递讯息的功能外,尚具有控制与管理教学过程的能力。\n 由于媒体又分为硬体(hardware)与软体(software),其中硬体是指各种用以制作或呈现软体的机器设备,而软体则为实际呈载讯息的媒介。教学中所利用的视听媒体也可分为硬体与软体,例如幻灯机、透明片放映机、电影机、录影机等均为硬体,而相对的软体则依次为幻灯片、透明片、电影片、录影带等。
--作者:朱则刚